contentstart--朱元璋进来后,文武百官例行跪拜。
这时赵昌站了出来,“皇上,臣觉得昨天胡雄汇报的事情不妥。”
赵昌的话,朱元璋立刻明白他的意思。
经过一个晚上的思考,朱元璋此时已经没那么气氛了。
他打断赵昌的话。
朱元璋中气十足的开口,“北平官员不当的言行,朕不会跟他们计较,这事有许多曲解,导致君臣之间产生了误解,这种事情就是在前朝也时有发生。”
“但这次不但是朕有失察之处,朝廷同样也有失误。”
“边境的防御大事,没有提前做好详细调查,也没有制定可行性计划,这是重大的失误。”
“现在开始,处理国事时,必须要慎重考虑,不得有误!”
朱元璋这番解释,文武百官顿时猛然醒悟。
怪不得昨天朱元璋的态度那么奇怪,原来是找到了问题的症结。
他们处理问题时,一门心思地只想着不能让朝廷丢脸,想着如何保存朝廷脸面,甚至还想到千万不能让朱元璋动怒。
现在听了朱元璋的话,文武百官纷纷有所醒悟。
只是朱元璋话音刚落,赵昌再次开口,“皇上,昨天的事情还没有结束,六部官员也再三商议过这事,现在许多商人都赶往北平,都是奔着能够名垂青史而去。”
“这是好事,是值得载入史册的大事,同时也能让我朝后代子民知道,大明也曾有过君民同心的光辉时刻。”
“宋隐的做法是利国利民的好事,给商人一个名垂青史,获得被后人敬仰的机会。”
“所以,户部商议,想要为此国家大计追加银两,支持这个利国利民的大计,赞同宋隐的外包决策!”
赵昌说完,文武百官全都站了出来。
“兵部附议!”
“工部附议!”
“吏帮附议!”
瞬时,朝堂上所有人都纷纷附和。
他们就像不计后果拿出全部家当去支持宋隐的商人那般,都想在纪念碑上刻下自己的大名。
参与承包并自掏腰包,就能获得名垂青史并获得被世人景仰的机会。
这种好事,傻子才不干!
就连逐利的商人都不惜破费银子,也要给自己一个流芳百世的机会。
身为国家横梁的他们,又怎么会错过这个机会?
谁不想万古流芳?
谁不想名垂青史?
听到赵昌的话,朱元璋原本已经平复的心情,瞬间又沉重起来。
尼玛的!
这是铁了心要跟朕作对是吗?
拨给北平的款项事实上已经足够了,北平官员不过是哭穷而已。
不然自己也不会给他限定半年的期限。
他们真的认为自己发货了就能肆无忌惮吗?
这些混蛋,竟然还想以部门的名义送银子去支援宋隐!
都争着要让自己的名字刻在石碑上。
怎么?
想造反啊?
想越过皇权,直接调用库银吗--contentend